close

包紅包是一門人情學問!!
要包的好又不失禮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.伴娘需要包紅包給新娘嗎?
要包!

2.新娘又需要包紅包給伴娘嗎?
要包~感謝伴娘的幫忙!

3.到底要誰包給誰?
互相包~ 禮尚往來!!

4.一般都包多少?
● 通常新娘(應該由男方給)會包600~1200左右
但是如果 伴娘幫忙一整天如果包600元感覺很少
通常600還會加個小禮物~
因為有些新娘找伴娘 ,有時候為了人數問題
會找有的沒那麼熟的,會怕失禮 。
但如果包1200 元 ,應該就ok了!!

● 伴娘 包給新娘 通常是要看交情
1200元  就是有認識
1600元  比較好一點
3600元  就是交情真的不錯的!!
如果伴娘是新娘的朋友
可以在新娘房時,就塞給新娘!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喜酒包紅包是禮貌,一般行情價,辦公室三分熟交情,只包紅包不出席,就要一千兩百元起跳,要是熟一點,還有收到喜餅,那就最好不要少於一千六百元,隨著交情好壞,繼續向上加碼。

  新人如果請三十桌,一桌兩萬(yumi* 覺得一桌2萬通常台北的價錢,南部通常要看,自宅流水席通常4500~6000左右,餐廳或飯店約8000~1萬左右,但是還是要看菜色~有的流水席也會有很好的菜色到1萬的喔!),十人平均每人紅包兩千元起跳,至少就有六十萬進帳,剛好打平。但要是一桌遇上一位奧客,包一千二就帶著一家五口佔位子,那麼一桌就要賠八千八百元,總共慘賠二十六萬四千元。遇到這種婚禮殺手,肯定讓新人的蜜月從歐洲十日遊,降級變成澎湖三天兩夜。

http://news.cts.com.tw/cts/society/200808/200808050250691.html

 結婚包禮金不可掉以輕心

 

 

這裡提供幾項簡單原則,讓生手有準則依循,老鳥則可順勢檢視,到底自己的所作所為,有沒有符合當前社會潮流。

禮金包法有兩項最基本的法則可供遵守:首先,紅包裡面的數目只能雙數,不能單數,雙數裡面的4絕對不能使用,因為4和「」有諧音;除此之外,也有人認為8和「」相似,所以最好能夠避免,但是也有另外一派的人主張8和「發」音近,所以包個8800多「發」一下倒也無妨。

另外一個例外就是3是單數裡面少數可以用來包紅包的數目字,不過這也只限制3擺在第一位數,舉例來說,3600元就是大家經常見到的金額,這個是因為3600裡面有6x6的因子存在,「六六大順」這類吉祥話在婚筵當中毫無疑問可被大家欣然接受。

包紅包守則第二項原則,就是如果這次的婚筵你是站在回禮的一方,那麼沒辦法,這次的禮金鐵定要比上次人家包給你的更大,這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習慣和風俗禮儀,沒什麼道理可說,主要是禮貌,只要照著做準沒錯。

一般來說,在準備禮金的時候,只要時時把以上兩項基本法則謹記於心,遵循不悖,大抵來說就不會出什麼太大的紕漏,剩下的就是包多包少的問題了。大致而言,結婚禮金的起跳點是600元,其次依序是1000元、1200元、1600元、2000元、2600元、3600元、6000元、6600元,到最後1萬元以上。

600元是結婚禮金起跳點

600元是結婚禮金的起跳點,過去在公務員和學校教師同事之間的請客最常見,幾乎是公訂價格。這些單位因為辦公室大,同事們雖然經常見面,但是不見得每個都很熟,若是辦公室每次有人結婚就得包一大包實在太傷,所以久而久之,這些單位歸納出一個辦法,就是請客的就放一張請帖在辦公室,被請的人不去的一律600元,若是私交比較好的另外包,這個方法在台灣各大公教單位行之有年,一般來說還頗受稱許,十分好用。

600元之後,再來就是1000元跟1200元,基本上這兩數目意義相差不多,都屬於普通朋友行情,如果包大約這個價位,請記得千萬不要厚著臉皮去參加筵席,否則當心遭到旁人指指點點。

到了1600元以上,已經開始有「呷桌」的資格了。不論是1600元、2000元、2600元或是3600元都屬於雙方還有一定私交,而你也準備出席參加的行情。另外有些人習慣在這些數目之外包2200元,或者是3200元,這些也都可以接受。不過得提醒一下包3600元的賓客,因為3600元之後大概就得跳到6000元等級,那麼如果自己屬於「回禮」一方倒還無所謂,否則若是自己還未嫁娶,等到別人回禮的時候不得不從6000元起跳,這就有點太過「惡劣」啦!

不論6000元或者是6600元,大多屬於自己親人或者是情感上可以比做親人所包的數目,這兩者之間乍看之下差距不大,但是實際上包6000元的賓客可能反倒是多了一些考慮,留6600元一條後路讓對方日後能夠回禮,免得一下「撩了去」包個6600元,未來人家只好從1萬元起跳。說句老實話,類似這種極其細膩、為對方設想的心思,在全世界恐怕也只有在中國這種古老的社會可以見得到。

超越6600元之後,一般人可能一跳就跳到1萬元,不過也有人認為還有7200元、8000元、8800元及9600元可以插入的空間,若是打算包這麼大的數目,那就表示你和這場婚宴主角已經親密到不行,大部分這類的關係都是長輩或者是家人,這個時候只要不要違反最前面的兩個法則,只要有錢,你想包都行。

 

 

寄發紅帖基本原則──

      朋友:至少需有半年以上的交情,平日也多有聯繫者。(看到沒有)

      同學:在校時就常有聯繫,經常交談﹔畢業後,最近半年裡還三不五時有聯繫者。

      同事:到職半年以上,交情不錯的同事可以單獨發給﹔其餘同部門或同組同事共
      同發給一張即可。到職未滿半年,只發給自己部門一張就好。至於昔日舊公司的
      老同事,也是以最近三個月~半年內還有聯繫者為準﹔即使先前交情再好,超過
      一年以上疏於聯絡者
,就需要慎重考慮囉

      親戚:通常會由家長發落吧!要不,主要是發給近親的長輩即可。

      @喜宴禮金官方標準版......

      相對的,參加喜宴的禮金要如何準備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半生不熟、或根本就不熟,以及不打算出席的:勉強包個1000元意思意思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分熟的交情:就以1200元公定價搞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五分熟的交情:大約是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的夥伴,那就可以升級到1600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元。另外,如果你還分到新娘的喜餅,那就不好再少於這個數字喔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七分熟的交情:已經是可以交換一些心事、倒些垃圾的朋友了,短時間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內也還會有密切聯絡的話,不漲到2000元就不好意思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十分熟的交情:比一般同事、朋友還談的來,平日相交已有推心置腹感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覺的話,奉獻個2600元應該是不會心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親密的姊妹淘、兄弟情:這種人生難得幾回有、熟透了的親密感,當然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值得包到3600元來共襄盛舉,也心甘情願啦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親姊妹、親兄弟:血濃於水、不容取代的手足情深,自然是從6000元以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起跳嘛!至於要再往上添到7200元、8000元、8800元、9600元、12000元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……那就全憑各人本事了。

      總而言之,喜帖、禮金,這種台灣人特有的禮俗既然是避免不掉,還是要多考
      慮一下所謂禮尚往來的藝術,現在有來、將來有往,才不至於在授與受之間,
      造成雙方心裡有那麼一點點不爽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小猴 的頭像
    陳小猴

    陳小猴的部落格

    陳小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